找到相关内容765篇,用时2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何奉持般若法门

    ,不在义中,不在名义之间,也不离名义。如此对于般若法门,如为如何如何,早就不是了。所以,佛说般若波罗蜜,即非般若波罗蜜。   经中又曰:“若心,则为著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。若法相,即著我、人...。   如果我们著我,则起我执;著法相,则起法执;著非法相,则起空执。然而实相是离一切,非有非空,非动非静,非生非灭,非善非恶。我们住著于奇 ,那是有,而非实相;住著于空,那是空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般若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7/0747394500.html
  • 如何奉持般若法门

    ,然法之实相,实不在名中,不在义中,不在名义之间,也不离名义。如此对于般若法门,如为如何如何,早就不是了。所以,佛说般若波罗蜜,即非般若波罗蜜。  经中又曰:“若心,则为著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。...通达实相,是不能著相的。  如果我们著我,则起我执;著法相,则起法执;著非法相,则起空执。然而实相是离一切,非有非空,非动非静,非生非灭,非善非恶。我们住著于奇 ,那是有,而非实相;住著于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1339816.html
  • 三细与六粗

    乃事识中细惑,总名法执,乃地上菩萨   所断。   三, 执。执者,生执著之义。谓依前相续相所   缘念苦乐等境界,不了是虚妄法,深生著。〈起信论〉说:“三者执。依于相续,缘念境界,住持苦乐,心起著故。”是名执。此乃俱生我执也。若约断惑位次,藏极果位、圆七信位断此惑。   四, 计名字。谓依前执上,更立假名言相,深生   分别。〈起信论〉说:“四者计名字。依于妄执,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2158267.html
  • 佛典中「唯」的二類否定意義對中國佛學研究的提示

    解脫論》、Vism等中所述(1) 遍作(準備) (parikamma-nimitta)、(2) (uggaha-nimitta) 、 (3) 彼分相 (=似相 ,patibhaga-...)的名稱,或許即是意味在三摩地中的 (samadhi-nimitta)。所以,在定義上,〈聲聞地〉之「影像」和《解脫道》等「」之說法是一致的。其次,在《解脫道》中,有關「」 ( uggaha-...

    惠敏法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0243978.html
  • 佛典中“唯”的二类否定意义对中国佛学研究的提示

    修行禅定时的意义,我们将讨论南方上座部系统的《解脱论》、Vism等中所述(1) 遍作(准备) (parikamma-nimitta)、(2) (uggaha-nimitta) 、 (3) 彼分相...《解脱道》中,有关“” ( uggaha-nimitta) 和“彼分相”(=似相,patibhaga-nimitta)的区别是︰云何名?若坐禅人以不散心现观曼陀罗,从曼陀罗起想,如404页...

    惠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1846243.html
  • 〈聲聞地〉中「唯」之用例考察

    nimitta)、 (2) (uggaha-nimitta) 、 (3) 彼分相 (=似相 , patibhaga-nimitta) 等修行禪定的三個步驟。(註 7) ...聲聞地〉之「影像」和《解脫道 》等「」之說法是一致的。 其次,在《解脫道》(註 10)中,有關「」(uggaha- nimitta)和「彼分相」...

    釋惠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5746299.html
  • 《声闻地》中“唯”之用例考察

    」所缘或「影像」在实际修  行禅定时的意义,我们将讨论南方上座部系统的《解脱道》  、Vism等中所述(1) 遍作(准备) (parikamma-nimitta)、  (2) (uggaha...〈声闻地〉之「影像」和《解脱道  》等「」之说法是一致的。  其次,在《解脱道》(注 10)中,有关「」(uggaha-  nimitta)和「彼分相」(=似相,patibhaga-...

    惠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670853.html
  • 修习之法·选释之一

    一、地遍修习   饭食已竟,略事休息,安坐於寂静之处,而於人为的或自然的地。其地须有限而非无限的,有际而非无际的,有周而非无周的,有边而非无边的,如米筛或升那样大。彼即作善,善忆持,善坚定於彼相,善,善忆持,善坚定於彼相己,见於相之功德,作珍宝想,於心尊重。喜爱,集结其心於所缘之:“`我今以此行道,诚将脱离老死。'於是彼离诸欲具证初禅。”  *若人於过去世曾於佛教中或出家的仙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4638916.html
  • 佛法总纲

    善,所以戒也包括一切的善法。   二、定即禅定。禅是梵语"禅那"省称,定是梵语"三昧"译名。禅定要义,在于息虑静缘,内须不打妄想,外要不乱攀缘,(外不,内不动心),这却是入道的枢纽。三藏经典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5640470.html
  • 境不缚人人自缚

    颠倒,而有知。心与境本不到,当处解脱。”(《五灯会元》卷三)[译文]  有僧人问:“对一切外境,如何能使自己心如木石一无所动呢?”百丈禅师说:“世界上的一切事物,本来不曾有所谓‘空无’,也无所谓...从人的一念中妄想颠倒,执外相中生出来的,这样就会心与境不相干扰,心灵才会得到解脱。”[评析]  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又自在的,倏鱼出游从容、飞鸟悠然掠过、田野里百合花自开自谢、阳光普照万物、大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4145564.html